一個蘭嶼能掩埋多少「國家機密」?

作者: 關曉榮

 摘要

當雅美傳統文明被屈扭成為今日蘭嶼觀光資本的工具的同時,本島在追求依賴性經濟成長的能源政策下,台電於1970年建造了第一座核能電廠。為了處理核電工業產生的放射性廢料,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於1974年5月11日展開的「蘭嶼計劃」,決定了雅美人世居的家園,成為今日放射性廢料垃圾場的命運。

  位於蘭嶼龍門地區的「國家放射性廢料第一貯存場」,於1982年5月19日,接收了第一批10008桶核廢料。至1987年10月間,核電廢料數目已達4700桶,並且繼續以每航次6貨櫃228桶,大約每週一航次的速度輸入蘭嶼,以消化每座台灣核電廠年產45000桶的固化廢料!

  「第一貯存場」工程原擬分六期完成,共可貯存338040桶核廢料。後因已完成的第一期工程,遭到「破壞當地自然景觀」的批評,加上變更設計以便增加核廢料儲量的壓力,遂委託美國Parsons工程顧問公司核能部門重行規劃,工程改為五期,採地下倉儲設計,容量增加為550000桶。除此之外,「蘭嶼計劃」預定在蘭嶼設立兩個貯存場,第二貯存場預定用地是龍門附近的「復興台地」,面積70餘公頃,加上第一貯存場,蘭嶼核廢料儲存場所共佔地170公頃。

原文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vongayan/article?mid=53&prev=54&next=52&s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