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惡搞,The Yes Men造反「有理」

作者: 鄭慧華
來源: 典藏今藝術
發表日期: 2009年9月

 摘要

Yes Men訪談,談及行動主義的觀念、學校教育、大眾媒體、企業與政府間的關係。

 全文

六月底,應台北電影節的邀請,美國社會行動團體The Yes Men的其中一員麥克‧波南諾(Mike Bonanno)來台灣宣傳其兩部影片〈The Yes Men〉(沒問題俠客)及〈The Yes Men Fix the World〉(沒問題俠客修理世界)。事實上,與其說是宣傳影片,不如說是這個行動主義團體運用「影片」到各地進一步宣傳他們的反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行動與理念。

The Yes Men究竟何許人也?這個反全球化的文化反堵行動團體,以麥克‧波南諾及安迪‧畢裘邦(Andy Bichlbaum)為核心,成立於1999年。他們洞悉媒體特性,擅長操作網路及新聞媒體,以「惡搞」式的突擊和行動、諧擬、嘲諷他們所要打擊的目標,並以此達到他們的目的─揭露當今猖狂的新自由主義下的各式政經與企業陰謀。他們不僅設立以假亂真的網站,用以混淆政府與企業組織,揭發其操控政治、經濟的謊言與自由市場的偽善,同時以此使過去被遮蔽的真相和其對社會潛在的巨大威脅暴露出來。惡搞、反諷、諧擬、媒體操作可說是Yes Men的行動特色,他們運用幾近誇張的方式搏取注意,僅管是以小搏大,其靈活且思考慎密的每一次行動,都鮮活地「證實」並揭穿資本主義奠基於「利益」的唯一原則與既存的剝削事實。


行動搞笑、影片令人發噱,在台灣,他們多半被稱為「惡搞團體」,然這個稱呼卻無法完整說明其行動背後的嚴肅信念和抗爭課題─通過惡搞大企業與霸權對抗。事實上,在惡搞的形式外,通過有效的自我組織,運用科技媒體,他們亦是當代社會中聰明的社會行動份子暨藝術家,其行動不僅包含了創造性和想像力且極具象徵性。

The Yes Men曾被邀請參與2008台北雙年展,參展「作品」是他們於全球保險業者在佛羅里達州舉辦 的 「災難損失評估」(Catastrophic Loss)年度會議上,以石油能源公司哈利伯頓(Halliburton)的名義發表一款能夠抵抗地球暖化的「救命球」(Survival Ball)影片紀錄,諷刺、無厘頭但議題卻引人深省。而他們的行動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他們曾模仿架設小布希的網站,以他們所搜集的資料揭露布希的惡行。去年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他們出版與真實版〈紐約時報〉樣貌絲毫不差的〈紐約時報〉特刊,而報紙出刊日打印的是2009年7月4日,上面以斗大的標題宣告「伊拉克戰爭結束」外,還包括「國家決定建立健全金融體系」、「CEO的薪水訂定上限」,以及「布希被控告判國罪」等標題。他們甚至曾喬裝成企業或政府組織發言人,以偷天換日手法混充世界貿易組織WTO、道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s)、石油鉅商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等惡名昭彰的跨國企業代表,參與會議並發表演說,並通過主流媒體的報導將其抗爭訊息直接或間接發散出去。在演說時,他們往往以極端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和做法來反諷企業的邪惡陰謀,以誇張的方式談論或提供商業運作騙局和技倆─例如2007年他們參與加拿大所舉辦的油氣展中,公開提出將人肉轉化為燃料的計劃。然十足反諷的是,許多參與這些會議的企業團體決策者在不知他們真實身份的情況下竟對他們的言論表示支持。或又如在紐奧良卡翠娜風災發生後,Yes Men假扮成都市發展局發言人召開了一場連紐奧良市長都不疑有他的記者會,發表將重新開放國宅容納受災戶的計劃,震驚了原先是以地產招商計劃取代公共重建的市政府。

Yes Men在接受訪談時,談到促發他們行動的關鍵:反制媒體又搏取大眾媒體關注的方式在於他們觀察到所謂「新聞」的傳送背後,絕大多數暗藏著行銷意圖及手段。這其中致使一切成立為「事實」的動作關鍵即「發送新聞稿」。也因此他們開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發出他們第一份新聞稿、展開反堵行動。許多人也有這樣的質疑:惡搞之後,究竟顛覆了什麼?而對他們而言,首要便是將真相還諸民眾,作為抗爭,這毋寧看作只是革命的開端。

〈沒問題俠客修理世界〉這部關於Yes Men的紀錄影片,以幽默的方式將其曾經所進行過的「惡搞大企業抗爭行動」濃縮呈現,其中對資本、企業力量對當代生活的宰治、分析和反諷式批判,幾乎可看作是2003年另一部批判新自由主義的紀錄片〈法人〉(The Corporation)的推進及現實行動版本。而想要瞭解其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六月底台灣甫出版,由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所著述的〈震撼主義〉一書(The Shock Doctrine)可說是最好的參考書目和橋樑。可以說,〈震撼主義〉一書鉅細糜遺所舉證的的種種政治經濟駭人的共謀,與Yes Men的實際行動與結果,讓一直以來談論反全球化的對象和理論變得清晰且具體。Yes Men與克萊恩站在一致的陣線上,揭發當下資本主義已發展成以災難、製造災難來作為立基─追求「經濟成長」之弔詭真相,也同聲一氣地痛批芝加哥學派經濟理論與其代表─曾是諾貝爾獎得主傅立曼所主張的絕對自由市場理論。不同的是,克萊恩以其新聞專業搜證能力著述,而Yes Men則以前衛藝術家的想像力和特殊實踐去扭轉人們所能觸及和真實。就藝術層面而言,他們將既有的嘲諷、諧擬、挪用等手法轉換和置入行動、介入現實,然而最終,他們仍是希望透過自身的實踐,召喚世界每個地方有志一同、為撼衛真正的民主、人權的同志付諸實際行動,他們也期待終有一天「The Yes Men」不只是他們的名字,也同時成為世界各地起身挑戰權力、觸發行動想像力的行動者的集體代名詞。

本次接受訪談的Yes Men成員麥克‧波南諾同時也是一位藝術家,並任教於藝術學院。在訪談中,他談到自身同時作為藝術家、老師和行動主義者的多重身份與社會位置的界定,也深入談論其行動背後的信念和對當代社會的觀察。其中,足以使我們更深一層看見觀念藝術發展以來所論及的「意識政治」與「社會介入」,如何與現實中的抗爭行動做了適當且有效的積極發揮與結合。

>>進一步閱讀訪談內容 〈我是藝術家也是行動主義者 - 專訪 The Yes Men成員麥克.波南諾(Mike Bonan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