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立 分類中的最新日記

寶藏巖社區及運動相關網站

| 迴響(0)

[摘要]

〈寶藏巖共生聚落Treasurehill Artivists CO-OP〉部落格設立於2006年,紀錄在市政府文化局的推動及都市改革組織OURs的整合執行下,於2006年二月至十月期間所舉辦的活動及紀錄。

寶藏巖共生聚落Treasurehill Artivists CO-OP
網址: http://blog.yam.com/thcoop

寶藏巖共生藝術村簡介:
在漫長的都市政策、學院規劃、民間論述逐步發展共識的同時,寶藏巖仍不斷地自主繁衍摸索其保存之路,比如1998 年舉辦「第一屆台北市弱勢社區營造博覽會」,2002年發起「寶藏巖新發現影展」、2003年籌畫「全球藝術行動者參與計畫」(GAPP, Global Artivists Participation Project)等等以向外展現活力。終於2004年經台北市古蹟審查委員會通過決議,由台北市文化局正式登錄寶藏巖為台北市第一處聚落型態之「歷史建築」,聚落在保存活化的政策確定下,將重新開展創造一個尊重社區既有脈絡的藝術村-結合「生產、生活、生態」之「共生」聚落模式、引入「藝術」之創意、接軌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之「青年會所」的「寶藏巖共生藝術村」。 (摘自〈寶藏巖共生藝術村簡介, 2006〉http://blog.yam.com/thcoop/article/5741195 )

宝窩 TREASURE HIVE
網址: http://treasurehive.blogspot.com/

共生社區─寶藏巖全球藝術行動者參與計畫
GAPP(Global Artivist Participate Plan)
(2003)
此計畫由黃孫權策畫,活動出版品: 藝術 實驗 寶藏巖:GAPP全球藝術行動者參與計畫實錄

寶藏巖公社部落格

| 迴響(0)
寶藏巖公社部落格

[摘要]

寶藏巖公社成立之網站,記錄寶藏巖社區在2007年初關閉整修之前,社區居民生活、藝術家創作、社會運動者討論等,內容包括影音、文字、相片等。網站刊頭之文字:「庶民文化(生活)就是藝術 ,不等於是菁英的文化消費。 聚落保存VS.拆遷安置」

曾少千--空間故事與美學之用

| 迴響(0)
空間故事與美學之用.pdf

空間故事與美學之用:寶藏巖泡茶照相館計畫, 作者:曾少千。2006. 11. 17, 「藝術社會學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歐美所,演講初稿。

年代

藝術家/團體

策展人

展覽

事件/跨領域

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