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ntly in 陳界仁 Category

【摘要】
奧伯豪森影展在討論911後全球政治情勢的轉變,包括中東衝突、基進主義、伊拉克戰爭等全球化下每天我們生活上所面對的問題。展覽以10個不同主體討論我們該如何看待911後的世界觀點。
【摘要】
以「我懷疑你就是要偷渡」的AIT簽證開始,討論台灣內部社會的「帝國意識內化」問題。

《帝國邊界I》簡介:

《帝國邊界I》由兩個段落組成,第一段是關於台灣人申辦赴美短期簽證,在面試時遭到面試官以粗暴的言詞對待和莫名理由拒簽的八個典型案例;第二段呈現九位嫁給台灣人的中國大陸配偶入境台灣時,從機場面談開始,面對台灣移民署各種嚴苛審查的面談經驗。

台灣人申請美簽被拒的案例,來自陳界仁所成立的「我懷疑你是要偷渡」博客上的留言。而這個博客的成立,可視為《帝國邊界I》的第一階段。陳界仁於2008年因為受邀參加紐澳良雙年展而到美國在台協會(AIT)申辦簽證,由於表格填寫有誤遭到面試官無理地懷疑他想要偷渡。這個經驗促發他在博客上進行抗議,除了陳述其經驗與立場外,他邀請有相同經驗的人寫下他們被拒簽或曾受到過的言詞貶抑和歧視經驗,數日之間收到數百封回應。

在影片中,在AIT申辦美簽的案例是由演員代替發言,而中國大陸配偶的案例,則是由當事人訴說其親身經歷。



[摘要]
《軍法局》是在探討「影像」能否開創一個在既有黨派政治和統獨辯論之外的想像空間。從解嚴時代/白色恐怖開始,台灣當代社會是否已經走出解嚴?影片中的「空缺」也在討論一些尚未解釋的部份,主體性、政治犯、移工、遊民、大陸配偶等。以一個政治犯的眼光連結到台灣當代社會。

《軍法局》影片簡介:

「軍法局」(軍事監獄)是台灣在戒嚴時期審判和關押政治犯的地方,陳界仁從小居住在這座監獄的對面。他以這座監獄即將改建為人權紀念館的過程為背景,通過一位虛構政治犯的歷史眼光檢視台灣歷經戒嚴、解嚴至今,冷戰思維和國家的排除機制仍存留於台灣當代社會體制的現象。

影片中,這位被遺忘的政治犯與徘徊在法庭空間內的失業勞工、外籍新娘、遊民等人相遇,隱喻了歷史意識在時空上的連繫。他們共同奮力地試圖推動一座由鐵皮搭建的臨時空間,猶如在激烈地抵抗。在台灣,常常要面臨被官方拆除的臨時鐵皮建築通常是勞工、低階層居民的臨時居所,影片中「鐵皮屋」象徵台灣社會底層人民的生存現實。而整個影片中,牆上的鐘始終停留在解嚴前的五分鐘。

政治犯和遊民、勞工、外籍新娘以「個人」的身體與這巨大的冰冷結構「相互對抗」,不斷發出撼人的碰撞和摩擦聲響。猛烈的噪音轉為沈寂後,「演出者」在片中回復其真實身份,在代表著「框架」與「制度」的官方法律表格「之外」、報紙上各種商業訊息「之間」寫下他們的名字與困境...。

[摘要]
針對《軍法局》和《帝國邊界 I》的訪談前言。講述以《軍法局》和《帝國邊界》兩部作之內涵,介紹陳界仁長期以來透過影像方式,討論社會狀態中隱諱的政治操控力量和權力關係,甚至體制性的壓迫。


[摘要]第一屆法國漢恩雙年展 The Ateliers de Rennes:Crossing Values(交錯的價值)。將當代藝術製作與觀念與商業生產體系結合,以藝術家工作坊的形式,讓藝術家親身介入企業與商業體系,並針對合作商家的商品、經營等面向提出對經濟的討論。其中不乏觀點析利的作品,是討論資本主義與當代經濟生產模式一檔十分成功的觀念策劃展。其策展方式亦為探討「藝術的社會介入」實踐的新模式。
[摘要]

在這篇訪談文章中,陳界仁的談論將完整地呈現出一個創作者的態度與信仰,以及他實踐的過程。從個人細微的生活信念到視覺藝術語言展現,進而表達他的 影像美學觀。此外,陳界仁以參與國際展出的經驗,談論當下藝術環境中所面臨的處境,透過對自身經驗的思索提煉出他個人對生活、創作和社會的觀點,交會羅織 成為探索他內在思維的豐富圖貌。

觀賞陳界仁的創作,當觀者一邊深入他稱之為「影像的迷宮」之中,陳界仁如希臘神話中建造迷宮的工匠師,留給了觀者一綑麻線,冒險中一邊放開手中的線 團,觀者便能找到最後的出口。而這趟關於影像的冒險,神話人類學家約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在其談論人類心靈與神話原型的著作<千面英雄>中,開宗明義便已經以提問的方式點出了我們所將前往的思考目的地:「永恆影像的秘密為 何?它是源自心的何種深度?」這同時也將是陳界仁影像創作中最為撩撥觀者心弦的最初及最終議題。

西班牙策展人Chema Gonzalez訪談陳界仁-2007.08
文/林志明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副教授

中文摘要
由克拉考爾到班雅明, 由傅柯到阿岡本, 影像與記憶之關連總是將傳統的歷史概念置於一問題性的領域. 由這些理論觀點的所形成的脈絡出發, 本文並將檢視台灣當代影像藝術家陳界仁的影片作品, 說明它們如何以後紀錄形式陳述正統歷史之外的人民記憶。

Image and Memory at the Limits of History: Chen Chieh-Jen's Film Art

Abstract
From Kracauer to Benjamin, from Foucault to Agambe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mage and the memory always puts the concept of history into a problematic realm. Departing from their points of view, we will discuss the film works of Taiwan contemporary artist Chen Chieh-jen and explain how they present the people's memory in the post-documentary form.
陳界仁〈我懷疑你是要偷渡!〉網站。此網站行動為陳界仁2009年〈帝國邊界-I〉作品一部份。

About this Archive

This page is an archive of recent entries in the 陳界仁 category.

藝術評論 / 美學 is the previous category.

陳香君 is the next category.

Find recent content on the main index or look in the archives to find all content.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