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域之境: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作品介紹

作者:林宏璋
來源:伊通公園網站

 摘要

〈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以《非域之境(ATOPIA)》作為展覽主題,一方面借用德國社會學家維克(Helmut Willke)對全球化中新的文化地理觀察,對全球化過程中,世界版圖的縮小、空間的錯置、以及都會化等等面相中關於疆界消弭的問題予以呼應;另一方面則希望藉由作品的呈現,回應台灣處於全球化的邏輯下的特殊情境。

《非域之境》的英文為「atopia」--將「a-」的字首(意為:非∕not)放置於地方(topia)之前,翻譯成「勿托邦」。簡言之,《非域之境》是個非地方,不是地方的地方,或不是平常定義之下的空間。一方面它指出空間界限的消失狀態;另一方面,它也指涉「無法被視為空間的空間」的概念。這種看似吊詭的空間表述實質上呼應了全球化中政治、經濟、生態、社區等的運作邏輯,也是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的實踐方式。

《非域之境》也是一個無法被邊陲化的邊陲,因為它無法被慣常的空間概念所再現及表徵,而有著特殊的開展。「勿托邦」是「非」可以平常方式再現的空間,其特性就是「無地方性的地方」;對應於當代文化情境下的「勿托邦」是個特殊而吊詭的空間表態:亦即是非社區的社區,非國家性的國家,非文化的文化等....不可再現性的空間。

《非域之境》對應於台灣的文化特殊性,可說是以「別名」和「文化畸想」所展開的政治寓言空間。台灣的別名是浮貼於這個「無國家性的國家」島嶼上歷史的並行寫照,一個以《非域之境》在不同時空脈絡下所拼貼的多項稱謂,並以台灣之名所開展的政治寓言。其身份魅影的修辭方式,是一個以「補充(supplement)」的方式,以其他之名呈現的差異性,意即在差異過程中創造自身意義的語義情境,同時也是公開的秘密身份的不斷重述(reiteration)與記憶。

《非域之境》是一個針對目前全球化邏輯下社會、生態、經濟、文化等領域,以藝術表現的方式重新梳理,透過這些作品中的不可再現性與其所強調流動的狀態,也是透過當下全球化的認知圖誌概念呈現的特殊的地理空間情境,同時更是對應台灣作為國家及國際社區的特殊性的徵候。這是台灣當代藝術的課題之一,藉由創造一個藝術書寫於內的自我流放意識,又寄生並縈繞於在地文化的樣態,企圖將在地政治與文化肌理編織於作品中,用以呈顯台灣全球在地化的反思。

《非域之境》是一個在他者命名缺席的證明:在流浪、旅行、都會邊緣、科技狀態、次文化等非地方以「之外」的樣態,游走於現實沙漠中的特殊經歷,是一個反應於在地並作為其文化、社會、政治空間開展的鏡像社區,藉由地理/心理學所操演的神奇反轉策略而開啟的一段文化對話。

本屆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藝術家共五位:蔡明亮、湯皇珍、李國民、黃世傑、VIVA,是代表台灣當代跨領域藝術的傑出藝術工作者。

原文網址: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21/41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