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 flux與社群(拜訪日誌)

作者:鄭慧華

 摘要

E-flux

一個不起眼的狹長辦公室,沒深入看,一眼望去大概十幾來坪,蹴擠的鐵梯子從門外人行道可走到地下室,那是他們剛整好啟用的陽春小展場,約莫十坪左右,無空調+陽春日光燈,幾張二手桌子擺了些檔案,一架舊電視機播放Martha Rosler當年的檔案作品If you Lived Here...的紀錄(所以是紀錄的紀錄展)。這件作品2004台北雙年展展過局部,但我深深感到以社區為核心發展的議題直要到近一兩年才在台灣逐漸產生共鳴,2004年那時似是還沒有這種氛圍與探討,或才剛萌芽?也因而當時的展出,我很懷疑它有任何影響力或產生任何共鳴?這就不是全球化的共時性能解決的問題,是在地的差異問題。我翻閱幾份Martha Rosler的檔案赫然讓我瞭解了一些以往沒想到的事情,這是後話。還是說回E-flux。

E-flux跟全球化有關係、跟組織有關係、跟策展有關係、跟資訊與知識有關係。它是一個全能的(非)地方。它不是展場、美術館、講堂、辦公室,或者它都是也都不是。出發去E-flux那天中午是我全程中最興奮的一天-造訪一個虛擬存在又實體存在的空間。MoMA、New Museum、Gallery...這樣的場所幾乎都可以預期,只有E-Flux很妙,「非場所」和「全場所」, 每天早晨我第一件事情就是看e-flux寄來的消息和各地的展覽訊息,它已經做到:「若沒有e-flux,那該怎麼辦?」的程度,出國看展靠它,接收資訊靠它,衍然成了一種依靠。

它的辦公室座落在中國城邊緣,一個十分雜亂的地帶,想當然爾租金便宜之故。它不在蘇活、不在東村、不在下城不在上城,更不在繁華的商業區...。於是延路上我不禁想著傳輸的力量與場所這件事。我相信e-flux要是對全球藝術界發動一場行動,效果會大過任何一個機構和美術館。當然它們不是將自己定位於此,但它潛力十足。只要它願意再深入轉至社群的話-它早有社群基礎。

也因此,它做的事其他機構會顯得太笨重而無法達成。比如他們做一個「2.0圖書館」-徵求每個人/單位寄一本他們選擇的藝術相關書籍給他們,而將Martha Rosler的檔案再次檔案化,這都有一種可探索的什麼在其中,不是嗎? 所謂共時性也許也不是指平面的,而是一種複數性的存在。一個圖書館-有成千上百種選擇的意圖與來自不同地方,它說了很多事。E-flux 就是這樣一個地方,當你去到那,三個員工、小辦工室,但它有來自全世界的網絡和不得不依靠它的基礎,這形成了真正的展覽內涵和組織規模。當下若是要思考一個機構的誕生與組織,它是一個值得借鏡的思考出發點。

e-flux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