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主義國際」評述

作者: 姚繼冰、張一兵
來源: 南京大學哲學系江蘇南京(210093)
發文日期:2003年6月

 摘要

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1957-1972,简称SI)是20世纪中后期欧洲非 常重要的一个社会文化思潮。它是直接影响到欧洲现当代先锋艺术和激进哲学话语的一个极 其重要的思想母体。在法国1968年的"红色五月风暴"中,情境主义作为一种批判的艺术观 念在西方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第一次成为所谓新型"文化革命"的战斗旗帜。其主要代表人物 德波[1](Guy Debord)的著名论著《景观社会》[2](1967)和范内格姆[3](Raoul Vaneigem)的《日常生活的革命》(1967),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鲍德里亚和 哈维等人,成为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和后现代思潮的关键性学术资源。可是,这一思潮长期以 来在国内学界却被严重忽略了。在此,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初步的介绍,以期引起学 术界的关注。

......

在消费社会里,商品消费成了人们生活的主题,也成为整个社会的日常伦理。德波提出的" 景观"概念形象地再现出了消费社会里大宗商品堆积如山的恐怖景象。人们为这些景象所诱 骗、迷惑,这些景象具有华丽的外表并显出物质生活已达到无限丰裕程度,人们无法看透这 景象背后赤裸裸的抽象的资本逻辑的统治和精神世界的空虚。当人们满足于这些"实实在在 "的专门用来消费的商品时,可悲的是他们只是生活在自己的美好的想象中。如果"商品的 的确确是真实的幻想,景观就是它的一般性表现。"因而在消费社会里,人们的反抗意识和 革命精神统统被这虚假的幻想消解了(正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所描述的那样)。德 波清楚地看到"景观不是形象的聚积,而是以形象为中介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不仅如此 ,景观就是世界观,是物质化了、对象化了的世界观。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说在初期 ,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还有比较直观和清醒的认识,那么现在,由于景观的迷 惑和干扰,他们却对这种剥削本质"视而不见",并且积极地发自内心地加以认同。这导致 的直接后果就是大众的革命潜能和阶级意识以及组织集体的反抗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的丧 失。

原文網址: http://philosophy.cass.cn/chuban/zxdt/dtgqml/03/0306/030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