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運到學院─台灣聲音藝術簡史

作者: 羅悅全
來源: 《典藏‧今藝術》
發表日期: 2007年3月號

 摘要

二○○○年之後,「噪音」這個令人不安的字眼已從所有活動與相關文件中消失,身體展演的成份降低,而「電」、「數位」、「科技」、「影像」、「聲音藝術」、「聲音採集」成為關鍵字。政府的「文化創意產業」經濟政策對於噪音/聲音藝術場景的資金注入,學院的成立,也有著絕大的關係。

原文網址: 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music/taipei_sound_noise.php

 全文

一九九二年,「ICRT青春之星」歌唱比賽於輔大中美堂舉行初賽。其中一組名為「零與聲音解放組織」,由林其蔚、劉行一、Steve(香港僑生)組成的三人樂團進場姿態嚇到了主持人:主唱身著送葬孝服,塗白臉,吉他手著衛生衣、拖鞋,鼓手頭載安全帽,主持人的任何問題,他們一律回答:「不知道。」表演開始,走調的吉他猛刷,鼓點全無節奏,主唱 Steve狂喊並且在地上打滾。結束後,現場觀眾尷尬地為他們搞砸氣氛的勇氣鼓掌。同年年底的輔大校慶演唱會,再度報名參與的「零與聲音解放組織」為最後一組表演團體,活動主辦者表示,如此安排是為了「方便趕觀眾離場」。幾首同樣無節奏無弦律可言的「歌曲」之後,一位憤怒的觀眾拿起音控台的麥克風對台上喊:「你們到底想表達什麼!?」主唱喃喃回答:「nnnnnothing...」。


從造反開始
如今習慣搖滾樂團惡搞式表演的年輕樂迷看來,以上演出或許稀鬆平常,若再度重演,恐怕也無挑囂的力量,但這兩次大場面的演出,卻是其後十多年台灣噪音/聲音藝術的開端。

一九九一年前後,「萬年國會」與「動員戡亂時期條款」剛於一片改革聲浪中終結,「獨台會事件」落幕,環保運動、性別運動、勞工運動、獨立運動等政治與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一切主張都可公開談論。在如此意識型態大翻轉的政治情勢之下,這一代經歷過三月學運的大學生心中,除了「該作點什麼」激情之外,還瀰漫著些許虛無的氣氛-上一代校園民歌裡描繪的那個「大我」越來越像遙不可及的神話與笑話-「還能作些什麼?」。

一群學運外圍份子試圖找尋出口,他們放棄追求「大我」,回到自身。英美七○年代末龐克運動「自己動手搞」(DIY)思潮,十年後終於在台灣的這群青年之中萌芽。

這群學運外圍份子的另一項特色是「跨」-跨校讀書會、跨校社團串聯、跨領域串聯。「跨」的網絡已在三月學運後更形綿密。零與聲、濁水溪公社的連系,即是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成形。不僅是音樂,學運、劇場、前衛藝術、實驗短片、地下媒體也是他們企圖掌握的表現形式。

串聯活動延續到校外,一九九三年,台大附近的小咖啡館「甜蜜蜜」成了這群小劇場、地下音樂、學運份子的聚會場所與活動發生地點。

這家小咖啡館雖然僅維持了一年,但以它為中心的人們所進行的密謀,卻開啟了九○年代大大小小另類音樂文化的先河。一九九四年,甜蜜蜜結束營業之際,老闆吳中煒在友人的協助之下,於永福橋河堤舉辦了一場以垃圾與廢棄物品構築起來的音樂祭「破爛生活節」,活動內容至今看來仍十分前衛,包括樂團表演、小劇場、影片播放、裝置藝術、火舞祭、夜宿現場。

國際串聯也開始進行,當時工作重心於前衛藝術領域的王福瑞、郭冠英於一九九三年創辦完全以噪音/工業之聲為主題的地下刊物《Noise》,將英、美、日、港的噪音介紹至台灣。而台灣第一張自製自發的CD,零與聲的首張專輯,也透過《Noise》的國際噪音網絡發行至國外。

九○年代初所累積的能量於一九九五年爆發,「破爛生活節」擴大為「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由林其蔚擔任總企劃人,演出樂團來自英、美、日、瑞士與台灣。這場在已拆除的板橋廢酒廠舉行,為期數日的表演裡,視覺與身體表演的驚駭程度,可能創下台灣現場表演的紀錄:驚悚小劇場灑狗血、演出者對女性觀眾進行身體侵犯、濁水溪公社以優酪乳對團員灌腸、零與聲對團員灌餿水並將餿水潑向觀眾、...。

激情演出的「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之後,九七至二千年間,台灣聲音藝術/噪音表演場所沈潛至一般小劇場常使用的展演空間,主要演出者為零與聲、王福瑞、DINO等人。此外,「電」這個字眼開始頻繁地出現於活動名稱中。一九九八年的「98 E.M.P.電子實習演出」是這段時間唯一的大型活動,主角是有學院背景的日裔藝術家田中能。他以筆記型電腦、音樂軟體 Max與精密的感測器探測探肢體肌肉細微的變化作為聲音與影像的控制參數,帶給觀者強烈的感官印象,對台灣創作者無疑是一場震撼教育。


新生代抱著筆電突入

二千年前後的資訊革命,為台灣的聲音藝術注入一股活水,其中最重要的例子是一九九八年由前衛藝術家黃文浩成立的「在地實驗」網站 etat.com,率先於網路提供視覺藝術、媒體藝術的影音報導與節目。「在地實驗」還提供簡單的活動場地與攝影棚,成為這段時間最重要的實體與虛擬噪音表演空間。

另方面,具有工程、外文及藝術史訓練,精熟現代音樂、前衛音樂,自習電腦的姚大鈞,一九九六年成立一系列華文數位藝術網站 sinologic.com(其中包括「前衛音樂網」、「前味音樂網」、「潛味音樂網」),於網路撰寫評論、開設網路電台,鼓吹新一代華人樂手投入前衛音樂、聲音藝術創作與研究。

而個人電腦與音樂軟體的技術,在二千年後已有明顯的突破,種種大環境的交集之下,以電腦創作已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姚大鈞談到此現象:

「用電腦作音樂是當下全球之現狀事實,甚至已不能說『大勢所趨』,因為早已經如此了。筆記本電腦是當前的一種 de facto的標準配備樂器,就像前幾十年的電吉他,前幾百年的鋼琴一樣。這是既定事實,人們應該視之為理所當然。」

二○○二年底由林其蔚、許雅筑與剛成立的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中心所主辦的「台灣國際電子藝術論壇」堪稱是「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之後,最具革命性的活動。比較兩場相距七年的活動,前者可說是後者「成熟了」的版本。少了激烈的身體表演,多了對聲音本身的關注。國外樂手/藝術家不單是表演,同時於連續兩天的講習會中講授軟體使用技術與電子藝術理論。

「台灣國際電子藝術論壇」後第二年,多項重要事件連續發生。

北藝大科技藝術研究中心延請姚大鈞回台開課,主持「電腦音樂實驗室」,並於二○○四年企劃了表演者幾乎都以筆電為樂器的「台北聲納2004-國際科技藝術節」,演出者多為國際聲音藝術創作者的一時之選。

著力於製作前衛藝術線上節目的「在地實驗」於二○○三年舉辦「異響 bias-聲音藝術展」,向全世界徵選參展作品。這項台灣第一次聲音徵選展除了本地之外,還吸引美、日的創作者參展。二○○五年的第二屆「異響 bias」在國巨基金會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贊助下,擴大為有一百三十多件來自台灣、香港、英國、美國、法國、立陶宛參展作品的展覽,並舉辦為期兩天的大型表演活動。活動所留下的作品影音光碟,是台灣近年來唯一大量發行的聲音藝術出版品。據「在地實驗」技術總監張賜福的觀察,第一屆「異響」的作品仍以類比電子作品為主,到了第二屆,完全以電腦為音源的數位電子作品大量增加,而且報名者出現許多新臉孔。

從兩千年至今,活動力較旺盛的新生代聲音藝術團體包括:

一、台中的「麥芽精釀」除了在台中舉辦演出、開設唱片行、成立教學工作室外,主要成員陳史帝、也常以 Noise Steve為名應邀參加台北與國外的聲音表演;

二、姚大鈞推動下成立的「台北聲音小組」,主要成員為李岳凌、陳立威與謝仲其,他們同時創立了唱片廠牌 Recordz;

三、i/O Soundlab由姚仲涵、張永達、王仲堃、蔡欣圜等台藝大科技藝術研究所學生於2005年組成,2006年二月起經常於南海藝廊舉辦聲音表演活動「南海啥聲」。

此外,Pei(劉佩雯,曾就讀於澳洲雪梨大學藝術學院電子藝術系)與蔡安智(英國約克大學音樂工程所碩士),也是兩千年起,各大小聲音藝術表演與數位藝術展覽名單的常客。這群新生代的特色,陳史帝除外,都以筆電為主要器材,兼玩視覺、裝置、擁有藝術學院及非藝術學院的雙重學科訓練,並且都架設了個人部落格(Blog),網路是他們最常使用的訊息發佈媒介。


青年與時代-誰創造誰?

由以上的發展軌跡,我們可以約略看出來,二○○○年之後,「噪音」這個令人不安的字眼已從所有活動與相關文件中消失,身體展演的成份降低,而「電」、「數位」、「科技」、「影像」、「聲音藝術」、「聲音採集」成為關鍵字。政府的「文化創意產業」經濟政策對於噪音/聲音藝術場景的資金注入,學院的成立,也有著絕大的關係。資訊革命的影響更不在話下。

政府政策與資金投入對於聲音藝術場景在台灣的擴大或許有決定性的影響,但當局對於文化事業常是看近不看遠,隱憂還是存在著。目前在學院體制中進行前衛音樂教育深耕的姚大鈞表示:官方對於音樂、藝術與文化的推動,雖有意投入資金,但太過注重表面風光的大規模活動。活動演出是整體音樂創作與欣賞生態的冰山的一角,還有更多紮根的工作尚待進行。

林其蔚於訪談中提到他當年投入的音樂展演之所以能成就,是「時代造就了青年,而非青年造就時代」。但若沒有先驅者事先打好基礎,一旦時代與環境的條件成熟,所造就的場景方向也許完全不一樣。回顧一九九二至九五年那段以學運邊緣份子起家的 DIY噪音運動,這批先行者創造了台灣地下音樂文化與前衛藝術的多項第一:第一場戶外音樂祭、第一張自製自發的 CD,率先推出線上影音節目、以筆記型電腦作為現場表演與創作的器材、...。他們其實是走在時代前面的研發部門與前鋒部隊。

如此來看,青年不一定能創造時代,但青年必定要挑戰時代,勇於嚐試前人不曾作、不敢作的事,在惡劣的環境下,走在時代的前面,為時代起個頭。先要破土,種子撒下才能夠發芽。聲音藝術在台灣還只能算是剛開始,還有一大片未知的疆界等著新一代創作者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