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聲音解放運動

作者:羅悅全
來源:2011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導覽手冊
日期:2011年04月

 全文

歐洲的前衛聲響運動發展至今已近一世紀,在台灣卻是壓縮在解嚴後的20多年裡快速形成自己的歷史。

台灣1987年前的戒嚴時代,對於「聲音」有著種種管制,包括出版、電波、集會遊行與歌曲審查,種種管制不但控制了人民的思想,也限制了人民對聲音的想像以及接受程度,例如,當時台灣聽者對本國音樂存在一種功能性的期待,認為它應當背負振興民族、反共復國、教化大眾的使命。在此政治社會背景下,台灣難以產生可接受實驗聲音與音樂的創作者與受眾。

解嚴前後,各項禁制逐漸解除,環保運動、性別運動、勞工運動、獨立運動等政治與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一切主張都可公開談論。在如此意識型態大翻轉的政治情勢之下,台灣社會開始反省自我文化認同。本土意識抬頭,連帶影響了對「自己的聲音」的不同期待。第一波聲音解放運動便在此背景下誕生。

這批聲音解放運動者在解嚴時還是學生,他們對「聲音」思考大多來自剛引進台灣的龐克運動以及工業噪音思潮。受到社會騷動氣氛的鼓舞,跨校際的「學運反文化」網絡在1990年三月大規模學生運動後形成。身處時代變遷的氛圍,這群運動者開始於邊緣文化場域,如校園、藝術替代空間、咖啡館,實踐「美學恐怖份子」的前衛藝術行動,企圖顛覆戒嚴時代的主流美學觀。由於體制-無論是政府、學院還是民間的當代藝術機構與唱片工業-並未提供現成的工業噪音發表環境,這群青年在沒有前人支援的情形下,一切「自己動手幹」,以簡單粗糙的手法嚐試錄音、出版唱片與雜誌、籌辦表演,同時試探各種展演空間的可能性。

其中最重要的團體是「零與聲音解放組織」以及「濁水溪公社」,他們的現場演出完全不在意樂器彈奏表現,而著重於製造即興的不和諧聲響、挑釁觀眾的肢體行為。除了音樂之外,劇場、實驗短片以及地下刊物也是他們企圖掌握的表現形式。完全以噪音為主題的地下刊物與唱片廠牌《Noise》於1993年創立,將英、美、日、港的噪音藝術家介紹至台灣,國際噪音網絡的串聯開始進行。而台灣第一張自製自發的噪音CD-零與聲音解放組織的專輯,也透過《Noise》的國際噪音網絡發行至國外。

日益綿密的網絡與撞衝體制的能量於九○年代中爆發,1995年,這群「美學恐怖份子」在板橋廢酒廠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大規模戶外演出-「國際後工業藝術祭」,邀請台灣以及日本、英國、瑞士的噪音、實驗音樂、驚悚劇場團體演出,演出者裸身、嘶吼、毀損樂器、撫摸觀眾身體、於場內生火、潑灑餿水...種種極端行為,彷彿是以前衛藝術的形式將受三十多年戒嚴壓抑的情緒一次爆發。

1995年後,台灣社運、學運退潮,噪音運動的激情隨之沉澱,轉向美學化與電子化,以冷靜的形式於當代藝術替代空間舉辦電子實驗聲響演出。開拓空間、身體之可能性的聲音解放運動,由另一個大規模全球化風潮接下-結合電子舞曲音樂的戶外瑞舞派對。1995年,一個夏天的夜晚,幾位DJ與電音愛好者將音響器材搬到台北市二重疏洪道,舞會訊息以影印的傳單發送,台灣的第一場戶外瑞舞派對就這麼悄悄地發生。在此之後數年裡,大大小小的戶外瑞舞派對入侵台北河堤、山區等曠廢的場地,少則百人,多則數千人,多數活動未經合法許可。參加者初期多半為外國人以及藝文界人士,後來擴散到社會各個階層以及台北之外的地區。由於規模日益擴大,加上其與非法藥物的關係,瑞舞派對風潮引發主流社會的道德恐慌,於是政府以強勢警力掃蕩相關活動,2002年之後,戶外瑞舞逐漸消聲匿跡。
不過,2000年前後混亂的瑞舞風潮卻也造就了台灣新一波聲音解放運動,它們同時混合了九○年代噪音運動以及戶外瑞舞的特色。例如原為電音DJ的陳史帝,在轉投實驗聲響創作後,曾在髮廊內、烤鴨店外路邊舉辦的瑞舞派對中進行噪音表演。另一個例子是2003年起持續一年多,於台北河濱公園舉辦每月一次的戶外活動-「和Party」,結合電子音樂DJ、電子搖滾樂團、實驗音樂與影像。自2003年起連續舉辦三屆的「腦天氣影音藝術祭」則是一項企圖從實驗音樂與影像探討意識型態、精神狀態與藥物之關係的國際藝術表演。

相對於九○年代噪音運動都以鬆散團隊的形式推廣,2000年之後,台灣聲音解放運動走向組織化、機構化、學院化,規律且持續地進行創作與演出活動。同時,快速進步的資訊科技不但使筆記型電腦成為聲音創作必備工具,也影響了台灣新一代藝術家對「聲音」與「聆聽」為何的思考。率先於網路提供線上聲音藝術、媒體藝術影音報導與節目的民間藝術機構「在地實驗」,於2003年舉辦了「異響∕Bias」聲音藝術展,向全世界徵選聲音藝術作品。這項台灣第一次的聲音藝術展為2000年代的聲音運動決定了方向,也就是結合實驗聲響、數位影音及聲音互動裝置的「聲音藝術」。同時,2003年起,台北藝術大學開始開設聲音藝術相關課程,並從2008年起持續舉辦國際聲音藝術表演「超響」,提供藝術學院學生學習、表演與觀摩的機會。

由台灣年輕的聲音藝術家自發組成的團體 i/O Lab,自2007年起,每月固定舉辦一次「失聲祭」,是台灣維持最久,場次最多的小型實驗聲響表演,至今已有七十多位聲音藝術家參與演出。在失聲祭的發起宣言中提到:「當這社會總是使用現成語言在套作品時,我們應該需要大面向的、粗糙的,對於現況的認識」,我們正可看出台灣新生代聲音藝術家對自己的期許,也就是:全面地認清自身現況,從中發掘新語言。這恰恰是台灣聲音解放運動於解嚴時發端的初衷,也應該是未來的方向。


展出文件

零與聲音解放組織

簡稱「零與聲」,為挑起台灣噪音運動的重要團體,1992年由林其蔚、劉行一、陳家強組成,劉柏利於1993年加入。他們早期於校園演唱會的演出,以搖滾樂團的形式出場,身著怪異打扮,演出時不彈奏樂器,只「使用」樂器製造無節奏、無旋律的聲響,鬧場的態度引起觀眾辱罵並遭中途切斷電源。1993年後,開始於替代空間演出,並嚐試錄製卡帶與CD。在1995年的後工業藝術祭裡,他們於演出中播放超高頻噪音,並吞食、潑灑餿水。後期的作品與表演加入了裝置、錄影短片與行為。在劉柏利成為團員後,零與聲的聲音創作中開始加入電子效果器與電子感測裝置。早期三名團員曾於2008年北京「Minimidi音樂節」短暫重組。團員中的林其蔚目前是華人重要的藝術家與評論者之一。

展出品:《零與聲音解放組織》,零與聲音解放組織,專輯CD,1994


王福瑞

王福瑞是台灣最重要的聲音藝術家之一。他於1993年創立台灣第一個實驗音樂廠牌與雜誌《Noise》,發行了一系列集結台灣與國際噪音創作者的選輯「Noisenet」,成為國際噪音網絡的據點。台灣噪音運動所邀請的國外藝術家,多是透過他所建立的國際網絡。他於1995年赴舊金山留學,以「精‧神‧經」為名從事實驗聲音∕影像創作。1997年返台投入互動影音的程式寫作研究與創作,並參與「靜電暴動∕台北實驗電子音樂2001」等聲音藝術活動的籌劃與演出。2000年他加入「在地實驗」參與互動媒體藝術創作。2003年,他主持「在地實驗」承辦的台灣首次聲音藝術展「異響∕Bias」。2008年起,負責策劃「超響」聲音藝術表演。王福瑞目前於台北藝術大學擔任藝術與科技中心(Center for Art and Technology)「未來聲響實驗室」(Trans-Sonic Lab)主任。

展出品:「超響2009」現場演出錄影片段,王福瑞,影音,2009


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

又名「第二屆台北破爛生活節」。第一屆台北破爛生活節發生於1994年9月,為台灣首次出現的反文化戶外音樂藝術祭,吳中煒等人於台北市永福橋下,以撿拾來的廢棄物搭建起舞台與帳棚,舉辦為期三天的藝術祭,活動包括裝置藝術、小劇場、地下樂團演出,呈現出一幅藝術臨時自治區的景象。1995年9月,第二屆台北破爛生活節∕國際後工業藝術祭,由吳中煒、林其蔚等人共同策劃,並得到台北縣政府的支援,於台北縣板橋廢酒廠舉行。活動延續前屆風格,演出者包括日本、英國、瑞士的噪音樂團與驚悚劇場,以及台灣的零與聲音解放組織和濁水溪公社。演出者裸身、嘶吼、毁損器材、向記者與觀眾挑釁,觀眾於場內生火、破壞建築物,意外與衝突不斷。這項活動雖引來兩極反應,但對後來台灣戶外音樂活動的形式仍有深刻影響。

展出品:〈1995後工業藝術祭〉,黃明川,影音,1995


DJ @llen

1988年,DJ @llen 開始於Roxy等台北知名搖滾酒吧擔任DJ。九○年代初,一趟倫敦之旅,讓他深受當地瑞舞風潮所震撼,決定以推廣電音舞曲為志業,回台灣便開始於舞場內大膽播放前衛電音舞曲。1995年,他與幾位朋友借了卡車,將音響器材搬到台北二重疏洪道,趁夜舉辦了台灣第一場免費戶外瑞舞派對,隨後又於台北華中橋下、陽明山、大稻埕碼頭等地舉辦瑞舞派對,開創台灣後來的瑞舞風潮。除此之外,他也為雜誌撰稿、出版書籍、出版電音舞曲混音專輯、組織舞會籌辦團體、擔任電台主持人、MTV節目製作人,全心推動瑞舞。也因這些經歷,使他成為台灣第一位有名號的DJ,更被媒體封為「台灣電音教父」。

展出品:《Dance No Ecstasy》,DJ @llen,CD,1996


在地實驗

在地實驗由前衛藝術家黃文浩於1995年成立,為台灣最重要的媒體藝術∕數位藝術的民間機構。在台灣寬頻網路尚未普及時,在地實驗便開始雇請記者訪問藝術家或舉辦藝術講座,並錄影製作成線上影音節目。2000年,在地實驗更進一步成立了媒體實驗室,其主要成員包括黃文浩、張賜福、王福瑞,以團隊工作的方式進行媒體藝術作品創作。2003年,在地實驗承辦的兩屆「異響∕Bias」為台灣首次大型聲音藝術展。這項展覽於2006年起擴大為「台北數位藝術節」,其中設有互動裝置、聲音藝術、數位影音等獎項,並邀請國際藝術家表演、展出、開設工作坊與論壇,至2010年已舉辦了五屆。2006年起,在地實驗受台北市文化局之託,做為「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的營運單位。

展出品:〈在地實驗〉,在地實驗,影音,2011


陳史帝

學歷僅有國小畢業的陳史帝(Noise Steve),曾擔任派報員、水電工、建築工人、唱片行店員、調酒師、DJ。受九○年代末台灣瑞舞風潮的影響,陳史帝開始與朋友以DIY的方式舉辦多場游擊式的瑞舞派對,地點包括理髮廳內、烤鴨店外。2001年他觀賞了王福瑞舉辦的噪音藝術表演「靜電暴動」後,決定轉向噪音藝術創作。2002年,他與朋友於台中組成「麥芽精釀工作室」,為少數在台北之外的實驗電子音樂推廣據點,除從事音樂創作外,也販售罕見唱片、教授樂器彈奏與DJ技術,並舉辦了台中第一場噪音藝術節「電子原音的反擊」。之後,陳史帝頻繁地參與多場實驗音樂與聲音藝術表演活動。2010年,他與藝術家王庚試圖在台灣南部的小漁村九棚,舉辦免費的戶外音樂節「灣島音樂祭」,並邀請一百多個國內外樂團參加演出,可惜活動前三天突然遭地方政府撒銷活動許可。

展出品:〈海鳥〉,陳史帝與王庚,影音,2004


和Party

電子音樂家林強、影展策展人王耿瑜、音響工程師阿彬於2003年12月發起了「和Party」。他們三人在九○年代中曾參與多次戶外瑞舞派對,熱愛這種自由、解放的電子音樂活動。有感於2000年前後台灣瑞舞場景因為藥物、幫派的介入而日益混亂,他們決定發起一場標榜健康、單純的戶外電子音樂派對,結合電子舞曲音樂、電子搖滾樂團、實驗電子聲響與數位影像,地點選在台北市華中橋下的橋墩,每月一場,每場都在午夜十二點前結束。這項活動吸引到年輕的電音愛好者主動參與,義務演出、拍攝紀錄片、架設網站、製作傳單。曾在其中擔任義工的姚仲涵,受到這項活動的影響而決定投入聲音藝術創作,他目前也是台灣最重要的聲音藝術家之一。和Party於2005年後改為每季一次,至2007年後停止活動。

展出品:〈和Party〉,和Party,影音,2004


腦天氣影音藝術祭

2003年第一屆腦天氣影音藝術祭是由一群藝術家以極低經費自主策劃的實驗藝術活動,主要策劃者為氣象人樂團團員羅頌策、黃宏駿,以及樂評人粘利文等人所組成的「氣象學工作站」,邀請數十位台灣與香港的藝術家參與演出。所有參與者都以大腦為概念創作,以影像、聲音、裝置藝術等手法探討潛意識、夢境、精神藥物、大腦對聽覺及影像的認知。第二屆腦天氣影音藝術祭得到政府的贊助經費,邀請來自日本的高木正勝、大友良英、灰野敬二,以及波蘭的斯賓尼夫卡科夫斯基(Zbigniew Karkowski)等國際藝術家參與演出。第三屆腦天氣由默契唱片的黃一晉接辦,除了持續前兩屆的特色,同時加入了許多電子搖滾樂團及音樂短片影展。

展出品:「第一屆腦天氣」土星農夫樂團演出現場錄音,羅頌策,聲音,2003


失聲祭

「失聲祭」是由i/O Lab所主辦的常態性聲音藝術表演,從2007年起,每月舉辦一場。i/O Lab 為王仲堃、姚仲涵、張永達等年輕聲音藝術家於2005年成立,之後陸續加入了葉廷皓、王連晟與黃鐘瑩等成員。2007年,台灣當代藝術圈爆發了一場「頓挫藝術」的論戰,由於不滿被指為「頓挫世代」,i/O Lab發起「失聲祭」,串聯全台灣的聲音藝術家,於台北南海藝廊每月舉辦一場表演,內容為實驗聲響、數位影音及互動影音裝置,希望以密集且全面的常態聲音藝術演出,作為年輕世代的集體發聲平台,回應「頓挫世代」的指責。截至2011年初,失聲祭已舉辦四十多場,每場安排兩組藝術家或團體演出,共計有七十多位藝術家參與,為台灣場次最多、參與藝術家最多的聲音藝術演出。

展出品:〈失聲祭〉,i/O Lab,影音,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