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if Kortun 雙年展讀本導讀(中英文)

作者: Vasif Kortun
來源: 2008台北雙年展讀本
發表日期: 2008年

 摘要

展覽是一個纖細、脆弱的媒介,在評論誕生之前,實體業已消失,不像繪畫可以重複欣賞,也不像書籍可以重複閱讀。展覽不僅可為藝術評論取代,更有甚者,展覽本身在歷史時空座標上的經驗,是任何形式的紀錄都無法重塑的。時代的氛圍、眾聲的喧嘩、腳步的快慢、錯綜的並置,所有行進的篇章,所有在當下展開的親身體驗,如今已消失殆盡。經驗無法取代,知識份子戮力為之的環境無法重建,因為一切都無法複製,致使展覽的生命依舊短暫、脆弱,而賴以支撐的只剩周遭的物事,也就是這本讀本。

隨著時間的演進,不斷在記憶當中重新闡述展覽,本就無可避免。然而,這樣不斷翻新的主觀詮釋,恰與既成定局的評論專文相悖,展覽的策辦人員礙於無奈,不得不考量長久之計,重述展覽的箇中意涵。當然,我們不能把責任全數丟給藝評家。況且這其中還有一點值得注意:身為策展人,即使我們欲回到展覽尋找一個位置、一段關係,充其量只能扮演事後諸葛,因為任何一檔有價值的展覽,都是一項結果無法預期的實驗。再者,展覽是開放的作品,提供意義多重的觀點和看法,多少也會瓦解ㄧ言堂的任何托詞。我們可以對自己選擇或製作展覽負責,卻無法對展覽本身負責。重訪自己策劃的展覽,毋寧帶來了人格分裂的感知,既是藝評家,也是一分為二的策展人;身兼展覽形成的推手和實踐後的回顧者。世人要如何看待ㄧ個展覽,雖然並非我們所能掌控,卻也不能因此任由這個展覽的命運,落到那些未曾經歷整段展覽過程的人筆下。

試想一個量身打造的雙年展基本模型,這需要先採取ㄧ些必要的措施。在評估台北的在地脈絡時,我們得注意,不讓展覽本身淪於城市行銷、觀光宣傳,或其他未經我們背書的政治意圖所遂行的工具,同時,我們也得避免陷入一般「雙年展症候群」的相關評論圈套裡。一個大型展覽總有被討論的地方,也能產生複雜的向度。以此,這類展覽提供了少見的機會,讓當代藝術與普羅大眾之間,得以在如此的脈絡中,產生有意義的連結。

不同於媒體導向型的雙年展,總是大打觀光旅遊牌,或成為藝術專業人士的朝聖地,2008台北雙年展獲得當地民眾的積極參與和熱烈支持。正因此,展覽本身就必須讓自己與大眾產生討論,並且回饋於民;必須由內而外自立,而非追隨當代藝術的尋常腳步,引進一系列外來作品;必須和緩高談闊論的獵奇機會,調解共有脈絡的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