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衝突點上的樂觀主義─看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

作者: 胡朝聖
來源: 伊通公園

 摘要

於2007年舉辦的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已堂堂進入第二十年,在伊斯坦堡市政府積極的支持下,不但為土耳其的當代藝術帶來巨大深刻的影響力,更讓這個全球唯一地處於東西交界的城市在當代藝術的代表性上扮演了比其他亞洲城市更為重要的角色,從其開幕的盛況以及全球媒體的競相報導即可略知一二。今年的雙年展有著一個特別長的主題-『不只可能,而且需要:在全球戰爭時代下的樂觀主義(Not Only Possible,But Also Necessary:Optim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War)』,這是策展人侯瀚如為他眼中的伊斯坦堡以及其他同樣面臨全球化挑戰的發展中國家現實縮影的描繪與未來的期待。在這場重要的藝術展覽中,台灣藝術家並沒有缺席,共有三位參與,包含了陳界仁、陳慧嶠、以及今年剛獲得第五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類大獎的彭弘智,而策展人徐文瑞則受邀參加雙年展的國際論壇;除此之外,文建會、台北市文化局以及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也都分別對參與展覽的藝術家與策展人提供了經費和行政上的支援與贊助,使台灣的當代藝術能在這場重要的國際盛會上被充分的觀看與了解。

地處於歐亞交界的伊斯坦堡,在位置上就是一個衝突的開始,從此處延伸出包含宗教、種族、政治、經濟、文化、性別等的複雜衝突,創造了她多元豐富的城市樣貌;然而在現代化的過程中,土耳其所面臨的詭譎現實:從脫離西方強權的殖民,邁向國家獨立道路,到現代化的近程,以及面臨經濟全球化的無情挑戰,使伊斯坦堡一如大多數的非西方城市,註定成為一座美麗卻面貌模糊的城市。或許這對國家同樣面臨著時代變動的中國策展人侯瀚如產生了相同的體會,因此本屆伊斯坦堡雙年展的整體呈現一如大多數雙年展環繞在全球化等的議題,也說明了在這個時代裡,任何國家以及個人都很難自外於這個時代的浪潮;除了策展人理性的學術分析、論述和歸納之外,近百位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在以政、經全球化的主題脈絡下,結合伊城這樣具有多樣衝突特質的複雜環境,讓該展更加的精準對位,具可看性,也讓整體展覽與城市空間之間得到了最佳的相互對照。

原文網址: http://www.itpark.com.tw/artist/critical_data/40/8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