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態度變為形式(When Attitude Becomes Form)─關於展覽

作者:哈囉德·澤曼、查爾斯·哈里森、S·波爾頓
譯:郭西萌 黃冰逸 
校:黃篤
來源:《美術館》雜誌
發表日期:2002-第1期

 摘要

以下三篇文章選自1969年英國倫敦當代藝術研究所(ICA)舉辦的展覽圖錄《當態度變為形式的時候:作品-觀念-過程-情景-信息》(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Works-Concepts-Processes-Situations-Information),題目為編者所加。這是在西方現代藝術發展史中最具影響的展覽之一。著名當代藝術策劃人哈囉德·澤曼(Harald Szeemann)當時任該展策劃人。因此,這裡選取了澤曼(Sze-emann)的概括性短文和另外二位藝術評論家的精闢論述。對於廣大美術愛好者和讀者而言,這無疑是瞭解60年代末西方現代藝術美學轉向的重要文獻。

態度與形式

哈囉德·澤曼

 "當態度成為形式的時候"(作品----觀念----過程----狀況----信息)這個展覽顯得缺乏統一性,看起來奇怪的複雜,就像第一人稱講述的故事梗概。可以問這樣一個情理中的問題:我們這裡是在關注一種新版的抽象繪畫法、主觀性的藝術,還是對近年來佔超絕地位的幾何傾向作一個回應呢?當然,這裡展出的多數藝術家可視為杜尚先驗的創作過程的藝術發展一部分,波洛克的手勢的強度,以及60年代早期偶發藝術中物質、身體和時間的統一等藝術的發展同出一源。但是對其中的一些藝術家來說,創作的慾望並非來自純粹的視覺經驗。嬉皮哲學、搖滾樂和毒品吸食,不可避免地會最終影響年輕一代藝術家的立場。更重要的一點是,一些主要的參展人來自美國的西海岸,那裡對東海岸的影響尤其寬容。很多反社會的觀點,一方面有冥想的傾向,另一方面通過行動來歌頌生理和創作的自我,都體現在這些新的作品之中。在歐洲,我們則看到另外的一些規律:真正中心的缺失使更多的藝術家留在他們的故土,與那些他們身處其中的想法和準則作鬥爭。同樣清晰的是他們要打破從工作室、畫廊到博物館的藝術操作的三角桎梏的願望。

不像波普、歐普和極少藝術那樣很快被類別化,至今還沒有人給這個複雜的現象一個滿意的名稱和歸屬。像"反形式"、"微情藝術"、"可能藝術"、"不可能藝術"、"觀念藝術"、"貧窮藝術"、"大地藝術"這些名稱,每種類型的藝術只描述了風格的一個方面:譬如與形式的明顯對立 ;高度的個人和情感投入;把以往不被視為藝術的東西宣稱為藝術;情趣上由結果向藝術創作過程轉移;平凡材料的使用;作品和材料間的互動;大地成為媒介和工作場地,沙漠成為觀念。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使用材料時的絕對自由,以及對作品自身物理和化學特質的考量。雖然在兩年前,聚酯纖維和計算機強烈地吸引了進步藝術家們並同時主宰了表現的領域,如今在最新的藝術中媒介卻不再重要了。對技術的信仰被對藝術創作過程的信仰所超越。當今藝術的主要特徵不再是空間的闡釋,而是一種人的活動,所以藝術家的活動成了決定性的主題和內容。我們正是應該從這個層面上來理解此次展覽的標題(它是一句話而不是口號)。在過去,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從未如此直接地轉化到作品中。很自然,那時的轉化一成不變。蒙德里安和波洛克賦予其內在世界以形式,但是以完成的作品,或自立的物件的方式。而我們本次展覽中的藝術家們,不再是"作品"的製造者。相反,他們追求從作品中的解脫,並以此深化作品的含義,揭示那些超出作品以外的意義層面。他們希望使藝術創作過程體現在最終的作品之中,並在我們的展覽會上呈現。很有意義的是,這些藝術家自己的身體、作為人的行為的力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並創造出了新的"形式和材料的字母表" (Trini)。

一大批藝術家,如"大地藝術家",他們的創作不表現為作品而是信息;而"觀念藝術家"提交的是工作方案,它們並不需要進一步施行。這種觀念藝術輕鬆地利用已經存在的系統(電話、郵政、印刷、製圖學)來進行創造。這種方式最終會導向新的系統,而阻礙了對他們起點的所有討論。

 作品、觀念、過程、狀況、信息(我們故意地迴避了"作品"和實驗),是這些藝術家傳達他們立場的"形式"。這些"形式"不是來自預先形成的圖像觀點,而是來自藝術過程自身的體驗。這賦予材料的選擇和作品的形式成為一種姿態。這種姿態可以是私人的、親密的,或是公開的和廣闊的。但是,過程仍然是重要的。它是"書寫和風格"。因此,這種藝術的意義即在於整整一代的藝術家在致力於由"形式"向"藝術本質和藝術家"的退讓,名之為一種自然過程。

原文網址: http://magazine.artxun.com/2/1161_articles_2501.shtml